当前位置:首页 > 网聚美好安徽·决战脱贫攻坚 > 正文

不忘家乡人,安徽寿县村民回乡创业:脱贫信心是政府给的!

2020-09-30 08:50:19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 【纠错】 【字体:

  地处安徽省中部的寿县,是楚文化的故乡和“淝水之战”的古战场,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虽集革命老区、行蓄洪区和江淮分水岭地区于一体,但在2019年以前,它还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绝对数、贫困发生率均居全省“第一方阵”,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5.5万户13.33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1509户3411人,7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由10.2%降到0.27%,实现贫困县高质量退出。9月21日,记者走进寿县乡村,感受脱贫攻坚初步胜利带来的喜人变化。

  “发展地方经济、带动一方百姓”助推全乡脱贫攻坚

  时磊是安徽饺欢天食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这家位于安徽省寿县张李乡油坊村的速冻食品加工车间,刚成立不到一年。公司的建成,为全村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因为工作技术含量较低并提供岗前培训,同时有优先使用贫困劳动力的政策,解决了不少村里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

加工车间内工人正在制作馄饨

  负责人时磊是土生土长的油坊村人,在江苏地区拥有另外三间工厂的他,决定要为家乡脱贫献一份力。扶贫车间除了通过聘请工人直接带动贫困户就业外;由于制作馅料所需要的蔬菜、面粉和肉类均来自本地,所以也间接带动了当地蔬菜基地、面粉工场和粮食种植产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条“联动脱贫产业链”。

  离沪回乡创业小小芦笋带动多年龄层就业

  今年40岁的李义祥,是寿县张李乡高台村人。十几岁就到上海打工的他,经过24年的奋斗,拥有一间自己的超市,生活稳定。但每每回到家乡,都看到家中依然处于贫困……2019年,他决定关掉大城市里的超市,回乡创业,助力家乡脱贫。

有机芦笋种植大棚

  自己多年积蓄投资,加上政府的扶助,李义祥在自己的家乡用600余万元成立了寿县义祥生态农业种植有限公司。当记者问他遇到今年的疫情和洪水是否还有信心时,李义祥答道:“种植业最害怕遇到自然灾害,比如大风、下雪和洪水等等,但自己有信心,这个信心是政府给的,自己很难带动整体,但希望能带动一部分乡亲脱贫。”

正在拔杂草的村内贫困户和李义祥(右)马芮 摄

  种植园占地120亩,建有64个种植大棚,综合利用养猪粪便、猪尿作为芦笋生产肥料,开创寿县生态种植先河,推动生态农业技术发展。种植大棚的日常工作由十几个年轻人完成,全部来自贫困户。另外,还有拔草这类轻体力劳动,会请部分村内的贫困老人来完成,他们还可以获得一些收入,以贴补家用。

  贫困发生率由10.2%降到0.27%,看似是几个数字的变化,却凝聚了全县由上到下多年的努力,也体现了全县决胜脱贫攻坚的决心。


微信 微博 手机站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