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 正文

这个“五一”假期 “云”端消费势头强劲

2020-05-11 11:13:04 来源:中国网信网
      【打印】 【纠错】 【字体:

  

  “五一”假期大幕落下,作为我国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的首个5天长假,今年“五一”,全国所有省份均解除一级响应,带动补偿式消费增长;消费券刺激需求快速回暖;直播带货、智慧旅游、线上参观、宅家休闲,众多新业态、新玩法更让这个“五一”假期充满生机。

  直播带货火爆 供需对接精准

  “五一”期间,直播带货强势来袭。除网红主播外,头部企业、基层官员、明星、电视主持人等纷纷进入直播间,一次次引发网络热点话题,刷新商品交易纪录。

  武夷山五夫镇千亩白莲。(资料图片)张丽君 摄

  “请大家关注‘武夷山水’品牌,购买源自南平市的生态好物。”5月1日,“云游武夷山,喝杯武夷茶”直播活动在武夷山茶博园开启。直播中,武夷山市副市长刘铠维向网友推荐“五夫白莲”农特产品、展示武夷的山水品牌,并送出武夷山特产和景点门票。当日13时至19时30分,直播观看人数峰值约75万人次,成交量超过5000单,引导成交总金额超215万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管学院副教授齐睿表示,直播带货持续火爆,有助于各地整合优势资源,加强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特别是对疫情防控下的农业生产和消费有重要推动作用。

  消费券产生“乘数效应” 西部、东北地区带动力尤为显著

  消费券可以刺激居民消费,重启疫后经济活力,给企业带来真实需求,激活市场和经济活动,稳定或新增就业,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各地发放了大量消费券,湖南、浙江、广东等地通过微信平台发放超百亿元电子消费券。

  微信平台电子消费券

  “我打算多抢点消费券,带家人去吃大餐,特别是烧烤和火锅,馋了很久了。”济南市民张璐说。支付宝数据显示,全国29个省份消费金额完成同比增长,内蒙古、新疆、青海同比增长甚至超过60%。消费券对西部、东北等地区的增长带动力更为显著。在省会和直辖市城市中,乌鲁木齐、长春、西宁同比增速位居前三。

  根据微信和美团5日联合发布的数据,假期3天,微信电子消费券带动消费9亿元。其中,40岁以上人群消费券核销金额占51%。5月1日至5月3日,广东省发券地区共带动消费5.1亿元,拉动消费11倍;深圳宝安区等城区消费券共带动当地消费2.6亿元;武汉消费券三天带动5800万元,拉动消费超12倍。

  智慧旅游受欢迎 预约出行安全有序

  测体温、出示健康码,排队时按照地上的标线保持一定距离......今年“五一”假期,先预约再出游,先测温再入园成为了游客出行的标准流程。全国绝大多数景区通过预约制接待游客,同时采取限流、分流等措施,防止游客扎堆,这些都让今年的“五一”成为了国内首个“预约旅游”假期。

  5月5日,游客乘坐索道在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的蒙山龟蒙景区游览。

  5月1日晚,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在陕西省西安市华清宫景区内如期上演,假期前3日的演出门票已全部售罄。另一边,距离华清宫40余公里的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也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冷清后,再现热闹景象。“五一”期间,陕西已经开放的315个景区全部实行网络购票提前预约,多个景区将预约量和入园量控制在最大承载量的30%以内,很多游客都表示游览过程更加从容。

  文化和旅游部表示,预约制度成为景区管理的刚性措施,“无预约不出游”逐步成为景区和游客的共识。5月1-5日,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超过1亿人次的游客走出家门,这不仅意味着各地景区有序开放、文旅企业复工复产,同时也说明人们的消费信心正在逐渐恢复。

  “云参观”也精彩 文旅融合满足假日精神需求

  今年“五一”假期,形式多样的线上参观活动为游客带来了多彩假期体验。其中,江苏通过新媒体、虚拟现实等方式,推出2120个线上赏景、看展、观演项目,并陆续开展曲艺进景区、非遗文化进景区、园林实景演出、欢乐游园会、迎接春天实景诗会、非遗线上展播等140多个线上线下活动,丰富了假日市场产品供给,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需求。

  线上南京博物院

  广州艺术博物院推出了“走进神秘的书画装裱世界,探访百年传承”线上直播活动,带领线上观众走进广州艺术博物院书画装裱室,探索装裱奥秘,吸引了40万人在线围观。

  广州艺术博物院:探秘裱画室的直播

  东莞市鸦片战争博物馆则开设了线上虚拟博物馆,提供展览及文物遗址的全景漫游体验,让人们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的“云参观”。

  宅家休闲消费活跃 客厅健身成为年轻人新选择

  “宅家计划”是这个5天小长假里不少人的选择。在“客厅健身”“居家游戏”等娱乐方式的刺激下,新的消费增长点不断出现。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代莹取消了去年就预订好的东南亚旅游计划,开启了“居家健身”模式。“眼看夏天快到了,疫情期间增加的体重该减减了。”于是,代莹果断在一款运动应用软件上买了3节课,“线上健身课节约时间成本,性价比高。可以根据我的身体状况、健身需求进行私人订制,随时随地都可上课。”

  奥运冠军徐莉佳在线讲解居家健身妙招

  同样在运动应用软件下单消费的还有家住西安的周瑞。除了每晚的健身计划,她白天的活动也安排得“满满当当”。“最近新买了麦克风,还新添了游戏机,打算邀请朋友来家里一起玩。疫情期间大家都学了几道拿手菜,一人来一道,饭后一边唱歌一边玩游戏,客厅变身‘KTV’和‘游戏厅’,这样过也很有意思。”周瑞说。

  居家运动和娱乐让人足不出户也能“嗨翻天”。京东数据显示,智能运动手环销量排行第一的小米手环,“五一”期间在24小时内卖出超过1000件。业内人士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习惯于外卖和聚会的年轻人开始回归家庭,客厅健身、家庭娱乐、家庭厨房成为年轻人新的消费选择。

微信 微博 手机站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