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规划是中国前进征程上擘画的新蓝图,也是未来5年以及15年的新指南。创新是第一生产力。面对越加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创新力量不可忽视,“十四五”规划制定了一系列的创新政策,为走好未来的创新之路添薪加火。
科技强国,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凸出的位置上。短板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更好地走好新时期的创新之路,尤其需要在解决科技的“卡脖子”问题上用心。“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以链的思维,让中国的科技创新推动更系统化,让每一个科技环节的衔接更加紧密,才能够在全面提升科技竞争力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国家的竞争力,真正实现科技强国。
技术强企,要牢牢把握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增强企业竞争的新动能、新引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要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关键的决定性因素。要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要推进产学研深入融合,要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要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才能推动企业的竞争力整体提升,在新阶段书写新的成绩。
人才创新,重视人才建设夯实创新的根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要靠人才,要不断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提高思想上对人才的重视,也要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完善创新成果权益分享机制,能够把更多的实惠送给创新人才,激发人才创新的内生动力,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完善机制,发挥制度优势营造创新好氛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推动创新发展,完善制度必不可少,只有更完善的制度,更有效的制度,才能让更多的创新人才、创新成果涌现出来。“加大研发投入,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对基础前沿研究支持。”加大对创新的重视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可以创新,处处可见创新的良好氛围,才能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时时体现创新成果,让创新成为我们身边的红利。
“十四五”的蓝图已经绘就,要完成未来5年以及15年的目标任务,尤其需要重视创新,不断激发创新动力,才能为更高质量地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注入更多的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