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复工复产,各地纷纷发放消费券促进经济复苏。4月29日晚间,董明珠在接受新京报直播连线采访时表示,消费券也不是唯一的办法,只是临时方法,不可能有持续性。鼓励消费的关键动作,一定是就业,解决就业是根本问题。
消费券来了,刺激消费可望立竿见影。当下,各地以不同的方式发放消费券,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复苏。不可否认,现阶段的消费券可谓是“及时雨”,有利于公众消费信心的提振,有利于消费能力的带动。这一点,从各地消费券发放“被秒杀”的热度中可见一斑。由于疫情影响,不少群体收入下降,在消费市场启动期间,有一定数量的“补贴”,让消费者少花点钱,可以迅速增加消费的量,有利于复商复市。
消费券“抛砖”,保就业“引玉”。如果讲,消费券在刺激消费与经济复苏中起到一定的“抛砖”功效,那么,保就业才是真正的“引玉”。日前,中央政治局提出“六保”目标,“六保”当中,“保就业”是重中之重,很大程度上讲,保就业不仅就是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而是,也是促进消费与经济复苏的“源头活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情况下,保就业是长期而艰巨的,是需要全社会合力方能“打磨成玉”。
保就业,企业要主动行动起来。正如董明珠所言,“企业首先活下去、不能躺着等政府来救。”不可否认,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此时此刻,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其信心来自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来自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步伐的加快,来自“经历了风雨,彩虹还会远吗”……扛过去,前面就是一片天。众所周知,一直以来,民营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的主力。只有企业活下来,在逆境中走出来,保就业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积极就业更积极,灵活就业更灵活。保就业离不开求职者的积极作为、主动作为,无论你是大学毕业生,还是暂时的失业者,抑或是准备跳槽的,“找工作”都是时下最重要的事情。“云招聘”“云签约”等新的就业手段与方式应运而生,此外,“共享员工”等灵活就业形式也给就业者带来新的选择。同时,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不少创新创业的机会和更积极更灵活的就业形式。实现保就业,人人可为、人人有为、人人作为。(王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