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聊到想吃火锅
打开App
立马看到附近火锅店的推荐”
“手机还是锁屏状态
提到某品牌
打开手机后
到处都是该品牌的广告”
……
究竟是巧合还是被“偷听”?
相信不少人产生过这样的疑问
一些App不同程度
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信息
引发社会关注
那么
“偷窥”是如何发生的?
我们要怎样守护个人信息安全?
部分App“偷窥”用户信息
手机是否真的在偷听我们的聊天呢?“大家认为的‘偷听’,其实是App调用手机麦克风权限,搜集环境音的行为。”网络安全专家表示。
此前,专业实验室进行测试。手机App偷听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调用手机麦克风权限,另一种则是利用侧信道的方式。
要偷听成功,不仅需要保持App在前端运行,还要在联网状态下将录音上传。
部分手机厂商为提醒用户App的麦克风使用状态,会在手机屏幕上做醒目提醒。
事实上,手机App的偷听不仅仅是“听”,还有“看”“读”“传”等行为。正是通过这些行为,手机App才能实现对用户广告的精准推送。
业内测评实验室证实:App即使不调用手机麦克风权限,也可以通过分析与用户、用户设备、用户所处环境相关数据的方式来“探测”用户需求,这些数据包括下载安装过的App名称、IP地址所处大致地理位置、用户的上网浏览历史、搜索痕迹等。
通过在某社交App上进行感知测试:先后发布4条包含信用卡办理、婚纱摄影、婴儿纸尿裤和房产交易的公开信息,不到30分钟,某地产企业广告在3个不同的新闻资讯类App中做了首页推荐,某婚纱摄影广告也在另一款社交App上发布“头条推荐”。
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享
关于手机窃听的具体防范措施
一起了解,一起预防
苹果手机
1、关闭麦克风权限:打开隐私与安全性→点击麦克风→将没有相关要求的APP关闭。
2、关闭APP隐私跟踪:回到隐私与安全性菜单→点击跟踪→关闭允许APP请求跟踪。
3、关闭共享iPhone分析:回到隐私与安全性菜单→点击分析与改进→关闭共享iPhone分析。
安卓手机
点击设置→隐私→广告与分析→打开限制广告跟踪→点击重置广告标识符即可。
警方提醒
大家要从规范的应用市场
下载经过安全检测的App
注册App账号时
非必要的个人隐私不提供或简化提供
发现App存在违规行为时
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