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聚美好安徽·决战脱贫攻坚 > 正文

【网聚美好安徽·决战脱贫攻坚】 安徽阜南:脱贫致富 这里有条“特色之路“

2020-09-30 16:51:44 来源:安徽商报融媒体
      【打印】 【纠错】 【字体:

   9月22日,网聚美好安徽 ·决战脱贫攻坚大型媒体采访团来到安徽阜南,探访脱贫致富的特色之路。安徽阜南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农业林业循环经济示范县、淮河防汛重点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中国柳编之都、“王家坝精神”发源地,也是集皖北贫困地区、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和沿淮行蓄洪区“三区合一”的脱贫攻坚主战场。

  环境优美 应有尽有

  西田坡庄台始建于1953年,1991年加高加固,形成台高海拔30.6米的安全庄台,现有居民24户51人。今年汛期蓄洪以来,庄台村支部、临时党支部带领庄台居民全面开展防汛救灾工作,做好政策宣传、卫生清扫、保障供需、防疫消杀、

  生产救灾、安抚群众工作,运用轮船运送生活必需品、庄台垃圾。

webwxgetmsgimg style=

webwxgetmsgimg style=

  庄台进驻医生负责健康服务和慢性病药品发放,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如今洪水渐退,乡亲们正在抢种改种,投身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60多年来,庄台曾经为当地近20万群众提供了栖身之地。几代人的奉献和坚守,濛洼人民谱写了“舍小家为大家”的“王家坝精神”的赞歌。

  看好孩子管好田,一天能挣几十元

  红亮箱包有限公司是当地返乡人士创办的扶贫车间,从事拉杆箱、书包、防护隔离服、溜冰鞋等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代加工,主要服务于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

webwxgetmsgimg style=

  走进工厂就能看见,白色的墙上贴着红色的标语:“看好孩子管好田,一天能挣几十元”。在展开就业帮扶的同时,解决好员工的后顾之忧——孩子。”红亮箱包厂允许员工带孩子来工厂,不会让孩子没有人管。

webwxgetmsgimg style=

webwxgetmsgimg style=

  此前,受洪涝影响,红亮箱包扶贫车间停工15天,即使造成一定经济损失,但工厂给员工的补贴仍照常发放。目前,红亮箱包扶贫车间不仅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水中人参”圆了致富梦

  眼前一望无际的水田中,铺满了如荷叶般浮在水面的绿色芡实叶,层层叠叠,微风拂过,叶面轻轻颤动,放眼望去,绿水、蓝天、青山连成一片,勾勒出一幅盎然画卷。“芡实,又名‘鸡头米’,全身都是宝,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能固肾益精、补脾止泻、除湿止滞,素有‘水中人参’和‘水中桂圆’的美誉,是传统的中药材和珍贵的天然补品。

webwxgetmsgimg style=

  在芡实种植大户胡广富、徐学斌、古宏寿等人的眼里,这片“包裹借荷香”的芡实承载着他们的致富梦想,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真实写照。

webwxgetmsgimg style=

  老观乡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自2016年开始,通过招商引资,从安徽省天长市引入芡实种植大户胡广富、徐学斌、古宏寿等人,并注册老观生态农业、阜南县钱富农业有限公司、瑾煜家庭农场、安徽濛淮文旅等企业。目前,园区流转土地2.3万亩,引入企业5家,百亩以上规模大户23家,园区年产值1.16亿元,园区主要以芡实、莲藕、龙虾、鳜鱼等水产品为主。

  王家坝精神永流传

  王家坝闸,有着千里淮河“第一闸”之称。8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安徽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了这里。王家坝镇,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位于阜南县南部,南临淮河,与河南省的固始、淮滨两县隔河相望,辖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李郢村,距县城25千米。地势低洼,村庄大部分建在堤坝或庄台上,蒙洼蓄洪库和进洪闸均建于此。

webwxgetmsgimg style=

webwxgetmsgimg style=

webwxgetmsgimg

  7月20日,接国家防总命令,有“千里淮河第一闸”之名的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王家坝闸13孔闸门全部开启,向淮河蒙洼蓄洪区分洪。这是王家坝闸自1954年以来第16次开闸蓄洪。时隔13年,“舍小家,保大家”的“王家坝精神”,再度感动众多网友。


微信 微博 手机站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