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合肥产业巨轮加速前行 推动战新产业从“跟跑”“并跑”跨向“领跑”

2020-08-26 15:44:27 来源:央视网
      【打印】 【纠错】 【字体:

  要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

  ——习近平

  一分钟,只有 60 秒,而在合肥,就有 434 块液晶显示屏下线。这折射出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巨大活力。而一分钟的背后,是合肥抢抓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 " 芯屏器合 ",全力打造 " 产业地标 " 付出的努力。接下来,合肥市将全力推动战新产业从 " 跟跑 "" 并跑 " 跨向 " 领跑 "。

  开发定制化芯片

  成为企业创新方向

  联宝工厂是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研发制造基地,也是合肥首个营收突破 500 亿的企业,落户合肥后它也创造了一个新名词 " 联宝速度 "。—— 11 天时间,从签约到开工的准备完成;14 个月,建成 17 万平米的全世界单体最大厂房、能容纳 2 万人的公租房;开工 8 个月,产值突破百亿 ……

  联宝落户合肥后,陆续带动了产业链上近四十家企业落户,完整的产业链也成就了企业在疫情期间逆势上扬。这家企业在疫期期间,还迎来了百亿订单,订单量较往年同期出现了大幅增长。

  在这家企业的荣誉墙上,一块专利芯片的奖章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业内第一颗搭配 AMD CPU 的电源切换芯片。与传统电路方案相比,具有外围电子零件数量更少、物料成本更低、PCB 面积占用更小等优势,能够节省 17 个外围电子零件和约 80% 的 PCB 面积。

  联宝科技智能制造群组总经理曲松涛介绍,该芯片方案一共开发了两个货源,可应用在消费和商用笔记本等 15 个项目中,此次创新研发可帮企业节省物料成本超过 20 万美元。创造这些成绩的关键词是 " 创新 "。在曲松涛看来,携手核心供应商开发定制化芯片,是企业重要的创新方向之一。

  " 链长制 " 将为

  " 育新机、开新局 " 赢得先机

  持续强降雨之后,最近连续高温。同样火热的,还有习友路与方兴大道东南角的合肥矽迈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几乎每天,该公司设备经理潘明卫都和员工们一起,在生产线上忙碌着。一块块芯片从这里封装测试完毕,再应用到手机、汽车等终端电子产品上。

  同样热火朝天的,还有位于新站高新区的合肥京东方。今年以来,这家世界新型显示产业的领军企业,在全球疫情蔓延、供应链受阻的困境之下,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6 代线、8.5 代线和 10.5 代线三条高世代线满产满销,液晶屏行销全球。

  在合肥综保区内,作为安徽首家 12 英寸晶圆代工企业,晶合集成正全力打造全球面板驱动芯片代工市占率第一的公司,持续六个月满载生产、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 260%。

  当前,合肥市已经有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 3 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今年 1 — 7 月份,合肥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 7.54%,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 52.34%。

  如今,在合肥,新型显示产业已实现 " 从沙子到整机 " 的全产业链布局;集成电路产业构建了从材料、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人工智能产业初步构建了从基础应用技术、底层硬件、数据计算到智能终端及行业应用的全产业生态体系。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起步晚、积累少,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相比北京、上海、深圳、无锡等先发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新形势下,如何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链长制 " 将是一个极好的突破口。

  今年 6 月,《合肥市做好 " 六稳 "" 六保 " 抓细抓实经济发展工作 "123+10" 行动方案》印发实施。方案明确,围绕产业链 " 延链、补链、强链 ",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 12 条重点产业链,正式启动重点产业链 " 链长制 ",由市领导重点关注、调度、服务相关产业,为全市在 " 育新机、开新局 " 中赢得先机。

  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链发展思路,理清产业链发展的具体需求,提出支持政策措施,研究建设创新型企业库,协调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 推行 " 链长制 ",就是要绘制产业链发展 " 全景图 ",制定产业链推进 " 任务表 ",围绕蓝图绘到底。

  企业转型将紧扣 " 一体化 " 关键词

  再过不久,备受关注的安徽省内首条 5G 示范道路,将精彩亮相。该条公路主要包含 5G 网络传输、5G 多场景应用、云控中心、路边交通设施升级改造、展示厅等多个组成部分。" 我们园区企业参与了不少部分的建设。" 合肥中关村协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璐认为,智能网联产业是智慧交通产业的关键环节,将深度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合肥资源禀赋优越,我们企业在电子信息领域有着显著的产业资源优势和较为健全的生态服务体系。" 王璐介绍,双方正 " 强强联合 "" 强强配合 ",围绕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建立面向未来的融合创新平台,共同策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截至目前,该园区先后吸引包括北科天绘、华清科技、岭雁科技等 14 家智能网联关键零部件与核心配套企业落户;与包括百度 APOLLO、智行者、驭光科技、忆芯科技等在内的数十家无人驾驶系统、关键传感器、芯片技术项目商洽合作。

  2019 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行业领军企业元戎启行签约落户中关村创新智汇园。作为全球首家实现多传感器同步融合无人驾驶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目前已实现安全行驶里程 10 万公里以上,平均无人工接管里程超过 1000 公里。

  " 下一步,我们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实创新生态建设、龙头企业带动、科技成果转化,坚决把握弯道超车机遇,推动合肥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王璐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为园区发展注入新动能。

  制造业发挥主动力

  助力工业快速回升

  今年 6 月,合肥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0.6%,这意味着城市工业经济继续向好且显现更多积极变化。合肥市经信局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2%,其中,主导产业亮点纷呈。

  上半年,全市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 5.3%,高于规上工业增速 4.1 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 4.9 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加值增长 10.8%,创 2017 年以来新高;光伏及新能源产业增长 13.2%,快于去年同期 11.2 个百分点;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增长 22.9%,连续 3 个月增速超 20%。

  合肥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增长过程中,企业对预期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规上工业企业对下季度综合经营状况的预计中,表示‘乐观’和‘一般’的企业占比达 90.7%,比一季度提高 4.4 个百分点,同比提高 2.1 个百分点。调查的企业中,有 18.4% 的企业预计将增加用工。"

  省经信厅经济运行局消息显示,今年二季度以来,全省工业经济迅速反弹恢复,逐步企稳回升,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和活力,并呈现出持续向好的运行态势。行业发展逐步转暖的同时,生产信心也明显提振。

  今年上半年,全省 40 个工业行业中,有 21 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较一季度增加 10 个;有 33 个行业较一季度增速加快或降幅收窄。" 工业三大门类中制造业贡献居首位,上半年同比增长 2.6%,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 0.6 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升 7.6 个百分点,是全省工业快速回升的主要动力。"

  在经济快速回升、行业发展逐步趋暖、匹配指标持续向好的同时,安徽工业发展也面临着中小企业困难较多、内外需求压力依然较大、部分行业承压较重、企业投资信心不足等较多不确定性因素。

  省经信厅透露,下一步将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抓好专项贷款和转贷款落实,用好 " 专精特新 " 发展基金直投,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重大项目建设;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工程,培育一批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工业机器人应用点;全力稳住全省工业经济 " 基本盘 "。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方佳伟

  乐天茵子

微信 微博 手机站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