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字乡村 > 典型案例 > 正文

滁州市天长市永丰镇:物联网技术“三结合” 助推农业更智慧

2022-07-21 14:43:45 来源:滁州市网信办
      【打印】 【纠错】 【字体:

  永丰镇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区北郊,是国家级生态镇,拥有上泊湖万亩生态林网,全镇阡陌芳菲、白鹭争渡、风光秀丽。作为首批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地区,该镇抓住试点契机,深耕物联网成长试验田,探索物联网“三结合”模式,为永丰镇争当皖东数字乡村发展“优等生”提供生动而具体的乡村实践。

图片2.png

  智慧农业大数据指挥中心

  一、项目背景

  “物联网”探路智慧农业,数字乡村“一张图”联通万千小屏。天长市永丰镇以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为突破口,逐步建立现代农业感知系统,持续优化智慧农业管理和运维平台,迎来数字“田保姆”,成功探索出“一部手机种好田”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二、主要做法

  与发展“智慧种植”相结合。2021年,永丰镇以电子地图、三维实景地图等多类型、多尺度、多时态的空间数据为基底,绘制数字乡村“一张图”。有效整合农业物联网等领域的数字资源,同步集成于镇级数字乡村管理服务软件集成展示平台和位于该镇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智慧指挥中心。基于物联网和“一张图”的深度融合,发挥包括太阳板等传感器的作用,监测气象、虫情、苗情、墒情,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为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创造条件。

图片1.png

  智慧种植物联网设备

  与试水“数字水产”相结合。位于永丰镇的圣丰农业园龟鳖养殖基地借力物联网,构建了安全监测、生长监测、饲料投喂、药品投放自动化、智能化等手段。管理员仅凭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能实时了解基地光照、水温、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5万余只龟鳖的“生活情况”尽在掌握之中,出现问题时也能第一时间收到技术解决方案,这是永丰镇探索数字水产的一个缩影。

图片3.png

  水产养殖监测小程序

  与推广“智能农机”相结合。2021年以来,永丰镇联合当地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农机作业监测物联网系统,实现对无人农机的远程控制。目前,基地内安装了北斗定位终端110台和辅助直行系统10台,实现水稻作业无人驾驶机、辅助直行机插秧等,设备在无人驾驶状态可自动调整作业路线。所有终端都纳入省级平台,借用物联网技术,智能农机将作业地点、亩数和其他数据实时传送到平台,可实时监控每台农机作业过程。

图片4.png

  无人机喷洒农药

  三、工作成效

  借助农业物联网技术,为发展绿色高效现代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三结合”模式实施以来,水资源利用率提高30%,肥料利用率提高20%,农药使用量减少20%,用工减少30%。去年,永丰镇实现年总产值61亿元,财政收入近1.1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5200元。

微信 微博 手机站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