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市县动态 > 正文

芜湖市网络举报中心开展网络辟谣普法宣传活动

芜湖市网络举报中心开展暑期未成年人网络辟谣普法宣传活动

2025-08-18 16:37:26 来源:芜湖市委网信办
      【打印】 【纠错】 【字体:

  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根据“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工作要求,芜湖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开展暑期未成年人网络辟谣普法宣传活动,通过网络普法小课堂、网络普法小游戏、网络普法展示区、网络知识答题区、“网络文明”留言墙等各种形式,将网络知识转化为青少年易接受的“生活技能”,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不可以在网上给别人发自己的个人信息!”“看到网上的不良信息可以通过举报的方式解决!”“不可以和网友线下见面!”8月10日的八佰伴商业广场,数百名小学生在网络普法小课堂踊跃发言,发表自己对清朗网络空间的看法。举报中心工作人员现场讲解近期处置的涉未成年人网络诈骗、网络谣言案例,引导学生们树立“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观念。同时向在场家长详细介绍芜湖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科普“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号召家长高度注意网上危害和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内容,一经发现及时举报。

  “我们通过‘案例讲解+互动挑战’,将防诈骗、防沉迷等知识融入游戏。” 芜湖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道。同学们在“网络普法”飞行棋化身“棋子”跳跃前进,每落至“普法加油站”便需朗读《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条款。“原来随意透露住址、学校信息可能被坏人利用!”参与学生在朗读后恍然大悟。工作人员介绍,棋盘设计融入“网络欺凌应对”“安全账号设置”等场景,让孩子在游戏中掌握自护技巧。“反网暴行动套圈圈”摊位前,孩子们瞄准写有“语言暴力”“人肉搜索”等标签的立柱投掷套圈。“套中‘谣言止于智者’的瞬间,我明白了不能当键盘侠!”参与游戏的学生兴奋道。工作人员现场讲解网络暴力典型案例,结合套圈游戏解析法律后果,让“禁止网络暴力”的观念深入人心。“击垮网络谣言”投沙包区域,“断章取义”“夸大其词”等谣言特征洞口引人注目。孩子们奋力投出沙包,精准“击垮”谣言标签。“原来转发不实信息也可能成为帮凶!”参与活动的学生在游戏中深刻体会到谣言的危害。

  工作人员通过展板内容“一对一”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帮助他们加深记忆,巩固知识,并鼓励他们把学到的网络举报、辟谣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成为网络文明宣传“小小志愿者”。

  通过H5线上答题形式,帮助同学们了解更多网络举报、辟谣知识。“孩子回家后成了‘普法小老师’!”家长张女士全程陪同女儿参与活动。“孩子在家一直念叨‘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还教我如何设置手机隐私权限。”她感慨,“这样的活动让法律知识从‘课本’走进了‘生活’。”

  同学们纷纷在“网络文明”留言墙上写下对清朗网络空间的期盼:“希望世界再也没有网络诈骗”“很高兴参加此次活动,以后少玩手机”“不能在网上传一些谣言”,家长则写下“希望孩子永远保持理性”的期许。“文明接力墙,传递正能量”,让每句留言都成为孩子们的网络微光。

  青少年一代与网络朝夕相处,是共建、共治、共享网络安全的主体力量,下一步,芜湖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将继续开展更加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未成年人安全上网意识,进一步筑牢网络空间的“护苗屏障”。

微信 微博 手机站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