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传播 > 中央网媒看安徽 > 正文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正努力成为“优等生”

2021-11-16 16:09:52 来源:光明日报
      【打印】 【纠错】 【字体: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年来,安徽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区域创新能力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企业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安徽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由三年前的5403家上升到去年的8559家,到2021年底有望突破1万家。从昔日的“插班生”上升到“正式生”,安徽正努力成为“优等生”。

  不久前召开的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全省各区域各领域都要与沪苏浙建立紧密型、互补型合作关系,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积极探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科技合作路径,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对此,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曾凡银认为,2018年安徽首次提出的共建“一地六县”合作区战略构想纳入国家《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意见》,安徽省应以“一地六县”带动“五个区块链”全面协同发展,找准路径,积极推进产业协作,构筑产业链,建立创新链,形成区域整体创新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

  让“一地六县”抱团发展

  5月31日,安徽省广德市市场监管局通过邮件方式发放了一张“跨省通办”的异地营业执照,此前,天目云露茶业(安徽)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江苏省溧阳市“跨省通办”综合服务窗口提交了经营地址位于广德的办照申请,广德、溧阳两地通过异地收件,完成远程办理。这是长三角地区“一地六县”办理的首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

  曾凡银介绍,“一地六县”合作区包括上海光明集团绿色发展基地、江苏省溧阳市和宜兴市、浙江省长兴县和安吉县、安徽省郎溪县和广德市。作为长三角省际毗邻区,基于地缘、经济、产业等综合因素的考量,“一地六县”实施市场监管体系一体化建设,营商环境联建、重点领域联管、监管执法联动。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出台后,江苏、安徽、浙江三省分别把‘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纳入本省的‘实施方案’。”曾凡银说,2020年6月,浙江省湖州市、江苏省无锡市和常州市、安徽省宣城市与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建长三角产业合作区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在“一地六县”省际毗邻地区加强创新驱动转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域旅游融合提升等多个方面合作,努力打造“两山”理念转化样板区、新兴产业集聚区、生态型产城融合先行区、一体化合作发展体制机制试验区和文化旅游休闲康养基地。

  “跨省通办”打通长三角地区“一地六县”行政边界,群众和企业异地办事享受“同城服务”,再也不用来回跑,这对深化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合作、促进高质量发展、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一地六县’分属沪苏浙皖一市三省,产业协作发展构成中,需要统筹协调和信息沟通,用相应的机制化手段解决产业合作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协助制定、推进‘一地六县’统一的各类标准和行动规划。要建立健全常态化沟通、会商与协调机制。”曾凡银说,“这就需要长三角协调办的功能向下延伸,定期组织不同层级的重大事项协调、会商。”

  G60科创走廊大有可为

  走进位于上海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规划展示馆,这里集中展示了来自上海、杭州、合肥等G60科创走廊9座城市的一系列新技术、新成果。由上海松江科大智能最新研发和生产的新能源汽车智能换电站,已经与合肥蔚来汽车达成合作并完成交付,助力蔚来汽车换电站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于安徽合肥召开的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三省一市要集合科技力量,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早取得突破。“为推动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目前三省一市以G60科创走廊为纽带,在9个城市建立了14个产业联盟和11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汇聚了头部企业1470家,其中安徽牵头成立了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联盟、机器人产业联盟等,加强与沪苏浙优势产业集群对接。”曾凡银说。

  经过5年发展,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占全国GDP的比重从1/16上升到1/15,高新企业比重从1/12上升到1/10。“安徽还率先提出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推动安徽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在量子等重大前沿科技领域、光子科学中心等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已经形成一批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曾凡银说,从去年开始,安徽共实施长三角联合攻关科技合作项目38项,省财政支持经费达2502万元,与沪苏浙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联合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三年来,越来越多的沪苏浙科研机构与企业同安徽开展交流互动,合作范围层次越来越广。前不久,来自长三角的200多名女企业家相聚合肥,围绕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签约了15个项目,总投资额达36亿元。

  三年来,长三角地区已归集发布73项制度创新成果,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共9类电子证照实现互认应用,85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实现门急诊联网,超过230万参保人员可以免备案直接刷卡就医。不久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与上海九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百姓就医、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规划一张图、交通一张网、办事一个章、民生一卡通、居民一家亲”,曾凡银说,目前,长三角地区16大领域12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41个设区市实现医保一卡通,12个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实现“一码通行”,长三角一体化成果正越来越多地惠及三省一市的百姓。

  联通共享才能实现一体化发展

  “省际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还需要进一步畅通。”在曾凡银看来,在产业等事项审批、生态共保、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需要基础信息、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虽然目前在一些领域已经签订了互联互通的框架协议,实现了联通共享,但由于“一地六县”不同的行政隶属关系,信息联通、数据共享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开放互动。

  与此相对应,三年来,杭黄高铁、商合杭高铁相继建成通车,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已实现城际客运1到1.5小时快速通达,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正逐步形成。滁宁城际铁路正在进行轨道铺设施工作业,这条铁路连起了滁州市区、苏滁产业园和南京市,开通后,从南京市区到滁州市区只需40分钟。

  “以快速便捷的交通为基础,可以进行产业内分工与专业化合作,建立产学研用+政资介(协会)一体化合作平台,在强链、补链、固链、延链方面通力合作,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智能化现代化,促成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分享经济。”曾凡银说,“这样,依靠市场机制、资本的力量和平台的作用,就可以有效跨越行政区域界限,有序有效整合、聚合创新要素资源,实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微信 微博 手机站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