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聚美好安徽·决战脱贫攻坚 > 正文

【网聚美好安徽·决战脱贫攻坚】庐江县龙桥镇:“扶贫花”飘起“致富香”

2020-09-30 16:51:43 来源:安徽经济报
      【打印】 【纠错】 【字体:

  满眼尽是稚黄的色彩,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的清香,工人们正在忙碌的身影……这是庐江县龙桥镇盆形村黄蜀葵烘干厂扶贫车间里的一番景象。 9月21日,“网聚美好安徽·决战脱贫攻坚”媒体采访团走进庐江县龙桥镇盆形村。

  盆形村位于龙桥镇西南,属于丘陵地区,多荒山旱田。长期以来,受地理环境限制,再加上传统农业种植效益低,产业发展缓慢。村“两委”研究,与庐江县龙桥镇新农林特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实施黄蜀葵种植加工项目。

  据了解,为了让更多贫困户受益,该村黄蜀葵种植基地采用“合作社+农户+公司”的运作模式,有力带动了37户贫困户种植,户均增加收入3000余元。盛花期带动全村80多名劳动力就业,其中贫困户近30余人,户均增收6000余元。

  黄蜀葵作为一种中药材,药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它的根、叶、花和种子都能入药,烘干后的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更是尿毒症前期临床用药“黄葵胶囊”的主要成分。

  村里选择黄蜀葵种植,不仅是因为盆形村气候、土壤条件适合种植,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我们村已有千亩土地种植了绿萼梅,从种苗到开花,绿萼梅的生长周期需5年时间。为了取长补短,我们在绿梅林间闲置的土地上套种了黄蜀葵。通过以短养长,提高闲置土地利用率,带动闲置劳动力就业,这是我们重点考虑的。”盆形村党总支书记姚贤贵说。

  盆形村的另一项产业扶贫项目就是绿梅产业扶贫基地项目,以产业为基础,带动周边农户和贫困户发展,以梅文化和乡村旅游为目标,带动乡村第三产业发展。目前已形成“千亩梅园”,预计明年向“万亩梅园”发展,聚力打造梅花小镇。

  梅花是名贵的绿化观赏树种,也是盆景制作的主要树种,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大。一株树龄五年的梅花在500元以上。绿萼梅的花可制作中药材,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树龄五年的绿萼梅花每株可采干花0.5公斤,按现有市场价500元/公斤,一棵树产值250元,每亩80株产值可达2万元。形成规模的梅园也可以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42岁的黄锋林,年轻时外出务工,2010年,因患脑溢血导致半边身子无法正常活动,这个家庭的顶梁柱一下子倒了,收入没了着落。随着孩子长大,上学的学费成为家里一笔不小的开销,无形中又加大了生活压力。“2015年,经村里介绍,来到梅园里做管理人员,收入达到2000多一个月,去年家里还盖了新房子。”黄锋林一边说着,一边洋溢出满意的笑容。

  据了解,2020年,盆形村绿梅扶贫产业园通过土地流转租金能给当地群众固定增收40万元,其中带动贫困户34户,土地流转增收42000元;带动群众就业60多人,其中贫困户有劳动能力的21人,全年务工收入人均约3000元。

  “就业扶贫和产业扶贫是贫困户的脱贫之本,自己起到的只是一个带动作用。无论是扶贫,还是致富,最大动力来源于老百姓自己。”姚贤贵说道。


微信 微博 手机站 回顶部